骞赛跨境:企业贸易出海一站式解决方案;让每个工厂都有机会实现贸易全球化
当地时间2月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取消了美国对“价值低于800美元”小额商品的“最低限度”关税豁免。
此消息一出,不少卖家惊呼“生意要凉了”。
一大批依赖低价策略的跨境卖家,包括亚马逊自发货卖家、部分海外仓本土发货卖家以及独立站卖家,都将面临“成本飙升”与“模式转型”的双重挑战。而以低价驱动的电商平台Temu,也将在这一政策下遭受重创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持续多年的价格战。
一、美国为何取消800美元关税豁免?
美国“最低限度”(de minimis)关税豁免条款自1930年代起便存在。2016年,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,将小额商品的免税额度从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。此举大幅推动了美国的进口增长,使UPS、FedEx等物流公司订单激增。数据显示,从2012年至2020年,美国小额商品进口额从4000万美元飙升至670亿美元以上,而2024财年,这类货物的进口量更是突破13.6亿件。
然而,这一“方便之门”让美国保守派深感不满。2022年1月,美国众议员Earl Blumenauer提出《进口安全与公平法》,试图遏制部分国家利用免税政策规避关税,低成本进入美国市场。但该法案因多种原因未能迅速落地。
如今,特朗普重返白宫后,迅速签署行政令,取消了这一关税豁免政策,彻底关闭了“免税入口”。
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多方分析认为,来自中国的小额商品大量涌入是促使该政策调整的关键因素。据统计,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中,超过10%利用了800美元免税额度进行避税。
二、 哪些跨境卖家受冲击最大?
该政策调整后,部分卖家将受到直接影响。
这些卖家通常销售低货值商品,采用快递或小包清关模式,借助免税政策大幅降低成本,以超低价格占领市场。如今,免税取消意味着其商品需要额外承担10%-15%的税费,即使低申报,也要支付5%-8%的税金,直接削弱价格优势。
业内人士分析,受冲击最严重的是自发货卖家,而海外仓发货卖家受影响较小,因为他们通常通过B2B模式批量清关,商品进入海关时已缴纳关税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海外仓卖家为降低成本,曾采用“蚂蚁搬家”策略,将大批货物拆分成小包裹,以不同收货人名义分散清关,以规避关税。如今,该政策调整将使这一模式难以为继。
Temu 作为低价电商平台,也曾利用这一方式降低成本,通过直邮模式大规模向美国市场投放低价商品。随着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取消,Temu也将迎来挑战。据花旗分析师报告,Temu的本地仓库计划预计只占其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,2024年底,其美国本地仓商品交易总额(GMV)预计仅占整体美国交易额的20%左右。
三、 价格战降温,海外仓或成标配
随着政策调整,依赖低价竞争的卖家将面临更大挑战,而跨境电商的整体运营模式也将迎来变革。
1.价格战缓解:
亚马逊自发货卖家(包括低价商城HUAL卖家)因无法再享受关税豁免,价格优势将大幅削弱。
Temu切换至半托管模式,价格战策略受限。
低价竞争减少,跨境电商行业将向更健康的发展方向迈进。
2.海外仓成为主流:
未来三年,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美国设立的海外仓数量预计将持续增长。
尽管海外仓模式(如亚马逊FBA)成本比直邮高35%-50%,但其在提高物流效率、降低税收风险方面的优势将愈发明显。
海外仓备货模式要求卖家提前支付关税、备货周期延长30-60天,导致资金压力增加,也将淘汰一批资金实力不足的卖家。
3.行业洗牌,品牌化运营成趋势:
依赖“低价+铺货”模式的卖家将逐步退出市场。
拥有一定资金实力、品牌优势的卖家将在市场中占据更多份额。
“成本飙升-模式转型-市场出清”的趋势,将推动行业由粗放型运营向“资金+品牌”精细化运营转型。
随着政策调整,跨境电商卖家必须快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,转向海外仓布局、品牌化运营、精准营销等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,以在新一轮行业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。